农业知识网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中国杂交水稻如何慢慢领先于全世界

时间:2018-10-31 12:47:53 网站:农业知识 更多:农业网

 10月29日,新华社一条关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在试验田内亩产1203.36公斤”的新闻引爆舆论。


        大家都是为我国杂交水稻遥遥领先世界叫好的时候,大家是否对我国杂交水稻发展历史是否有相应的了解,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来回顾下我国杂交水稻发展历史。

        水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史记中记载大禹时期曾广泛种植水稻,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大禹命令伯益给大家分发水稻种子,种在水田里,还命令后稷(周的先人)给大家分发食物。没有食物的地方,他就命令有多余的地方,分给那些少的地方。水稻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养活了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所以水稻的产量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决定了人民幸福指数,水稻超高产育种,是近20多年来不少国家和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

        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产量提高50%。

        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也启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2000年育成产量比当时最高品种高20%-25%的超级稻。但他们的计划至今未实现。

        中国在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

        1996年,农业部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为,第一期(1996-2000年)亩产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亩产800公斤。


        超级杂交水稻通过形态改良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来提高产量,稻不会改变水稻的原有结构;不会引起水稻的病变。

        我国超级水稻培育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了满足21世纪所有中国人的粮食需求,农业部于1996年提出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是:第一期(1996—2000年)700公斤/亩;第二期(2001—2005年)800公斤/亩。

        2000年,我国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达到了第一阶段单次水稻产量标准,即每公顷产量超过了10.5吨,一些品种已用于商业生产。

        第二阶段: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介绍,2005年5月,他和同事们的努力集中在培育第二阶段的超级杂交水稻,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其中最近开发出来的一些杂交水稻品种有每公顷13吨的潜力,最好的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已连续两年都达到了每公顷12吨的水平。

    ​    ​科研人员已经取得了三个鼓舞人心的结果,即使用野生水稻中的优良基因、利用谷仓草中的DNA创造一个新的水稻来源、克隆玉米里相关基因并成功置入水稻里。正是基于这些技术进展,袁隆平等专家提出了第三阶段的超级杂交水稻计划的产量目标。

    ​    ​第三阶段:2012年9月24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攻关”通过现场测产验收,以百亩片加权平均亩产917.72公斤的成绩突破攻关目标。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实现该攻关目标。

    ​    ​第四阶段:2012年5月19日,“水稻之父”袁隆平提议研发第四阶段超级稻,目标为每公顷产量15吨。

    ​    ​2016年11月19日中午,在广东省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环陂村,“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测产验收组测产后宣布:该项目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项目实验获得成功,并创造了水稻亩产量新的世界纪录。这次验收的项目是袁隆平科研团队培育的超级稻在全国38个百亩示范片中唯一一个双季稻科研攻关项目。

    ​    ​2018年10月29日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再创亩产纪录:经第三方专家测产,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203.36公斤。​


    ​    ​中国杂交水稻项目在起步比别人晚的情况下,依靠中华民族众多仁人志士积极探索,历经曲折,带领中华民族逐步走向世界前沿。让我们为中国进步喝彩,为中华民族发展一直在付出的仁人志士点赞


农业问答  农业技术 农业论文 农业新闻 打赏QQ交流群:120510388

猜你喜欢